——贫困生家访纪实
2018年11月18号,是一个我终身难忘的日子。这天,我和乔建英老师受领导之托,代表学校领导驱车走访了两个建档立卡贫困生家庭,慰问了贫困学生及其家人,宣传了国家的资助政策。行程350多公里,也是我今生第一次来到从未见过的偏僻的小山村。
早晨七点,我们就到了学校,在会计室骆老师那里开了个短会,骆老师告知了此次走访的要求,又给我们发放了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册和宣传单,我们就跟司机王师傅、学生王喜柱一起出发了。
很不幸的是,王师傅很快发现右后车轮亏气,他立即电话联系补胎。但是这么早,汽车修理店都没有开门。打了几个电话后,终于有一个补胎店开门了。趁补胎的时间,我和乔老师去附近的超市给两个贫困生家里购买了慰问物品,每家近200元 ,我们选择的都是很实惠的物品,一家两桶食用油,一袋大米还有两小袋面粉,懂事的喜柱一直帮我们拎着。半小时后车修好了,我们再次出发。
依然不幸的是,当天大雾弥漫,高速公路封路,其他家访的老师们的车都在高速路口等待,王师傅果断决定不等,我们选择走107公路。
12点,我们到了唐县北罗镇牛北罗村,这里的街道非常干净,墙壁都刷成了白色,地上一律是水泥路,干净整洁。乔老师班的建档立卡贫困生马子鸣已经去实习,她已经读到了高三。她的母亲去世第四天,办完丧事,她就离开了家。因为母亲刚刚去世,家里笼罩着一种悲伤的气氛,东西摆放很凌乱,家里只有孩子父亲一人,脚扭伤了还没好。他家房子盖得不错,还有空调、彩电、电暖气等电器,屋里摆设也不错,可见原来这是个并不贫困的小康之家。但是三年半前,孩子母亲突然生病,失去了劳动能力,父亲也无法出去赚钱,带着妻子东奔西走看病,钱花了很多,还借了很多债,所以导致目前这是个典型的贫困家庭。她家享受着村里的贫困补助,墙上有个帮扶栏,贴着帮扶责任人与孩子父亲的合影以及国家的宣传政策。说着话,孩子父亲又掉眼泪了:“她妈哪怕能再陪我十年,等两个孩子都成家立业,安顿好了再走,也好啊。”
我们向孩子父亲宣传了国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生的三免一补政策,还告诉他,将来孩子如果有机会上大学,依然可以继续享受三免一补,就是免学费、住宿费、教科书费和享受助学金,并鼓励他们要坚强,贫困并不可怕,会慢慢变好的,正如帮扶宣传栏里写的:“只要有信心,黄土变成金”。我们把学校发的致家长的一封信给了家长,并且让他在回执上签了字,让家长充分地了解了国家针对贫困生的帮扶政策,他很感激政府感激党。
从马家出来,已经是中午12:30,因为一路晕车,我们都不想吃饭,先在路边诊所买了晕车药,我们继续向下一站进发。
我们经过唐县县城到了顺平县城,从顺平县城出来,走上县级公路,虽然不宽,但是却很干净平坦,路上的交通指示线是新画的,很漂亮。路边都是桃树,怪不得顺平有著名的桃花节呢!如果五月份来,这里一定美得像人间仙境!
渐渐的我们进入了山区,有的时候车开到山谷里,手机都没有信号,两边的桃树也不见了,只能看到高高的山脊。
进入了大悲乡大悲村,路突然颠簸起来,这个村是镇政府所在地,街道比较窄,墙上写着宣传扶贫的标语。喜柱说,家里已经做了饭了,他父亲一直在等我们,这让我们好感动。
我以为到了这里,马上就能到达喜柱的家,可是喜柱却还在对王师傅说:“向右拐,向左拐,向右拐,再向左拐……”从大悲村狭窄的街道中穿出来,没想到进入了更加狭窄的山村小路,这条小路是十几年前,河北省号召修建村村通公路的时候修的,只能走一辆车,对面如果有车来,就要减速靠边慢慢走。
我们提心吊胆地过了两座山,进入了一片相对平坦的路面,我终于可以放心看看周围的景色了。哦!这里的山很美,一道道山梁,像几个美女并排躺在那里,线条优美柔和,山下有庄稼地,一片片柿子树,低矮处的柿子已经收了,高处还有许多,已经熟透了,高高挂在枝头,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,甜蜜诱人。还有一些玉米地,已经收完了,但是我不明白的是都已经立冬了,为什么还没有种麦子呢?我是农民出身,自认为对农耕有一定了解,俗话说:白露早寒露迟,秋分的麦子正当时,这会种太晚了。那边的山很高,山坡上有梯田,冬天下了雪,就是著名的风景“盘坡瑞雪”吧?夏天呢,一层层绿草,这几年很兴盛的大美草原天路也不过如此啊!我心里想:这里为啥不发展旅游事业呢?
把我的疑问向喜柱提出来,他告诉我:“老师,我们这里因为干旱缺水,柿子树和玉米都浇不了,完全靠天吃饭。这里海拔高,冬天寒冷,因为冷和干旱,这里不能种小麦,一年只能种一季玉米。山虽然好看,可是不长树,只有一层薄薄的草。”仔细看看,还真是,山上没有树,只有草。突然发现,作为老师,我还不如喜柱懂得多,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!以前出去旅游,也曾去爬过山,可是真的却没有来过这么偏的小山村。
下午3:30,我们到了一个小山村,村口有一个牌楼,上面郝然写着三个大字:王家庄,这里就是喜柱他们村了,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。牌楼很漂亮,平原上的村都没有这种标志,我只在电视剧中见到过,以前还以为只有古代村里才会有牌楼。司机王师傅惊呼:“哎呀,这里也相当于是我家啊,我也姓王,一会我一定要在这里照张相,留个影做纪念。”
进村向右拐,路边有一条几米宽的沟,路沿着沟行进,窄的地方都加宽了,能够过车,喜柱说加宽的路都是政府给修的,村里修不起。沿着这条路向上走,还有一个村。今年夏天下大雨的时候,山洪下来,沟里水流湍急,没过了小桥,淹了路,水差点进屋。可是雨一停,水迅速流走,存不下来,连浇地的水都没有。
我们把车放到路上,喜柱的爸爸已经远远迎来,我们拎上慰问品,走了一段小路,来到喜柱家。这是一个真正的贫困家庭,喜柱爸爸一个人抚养两个孩子,身体又不太好,靠那两亩地根本不能养活两个孩子。以前孩子们小的时候不能出门打工,只能在附近村里打个零工,现在两个孩子都在外面上学,他自己也在顺平城里一家工厂打工。现在赶上国家的政策好,免除了学费、住宿费、课本费,每年每个孩子还能得到2000元助学金,他的负担减轻了许多。他家房子很老了,退回三十年前,这个小院子也算不错,如今破败不堪,但是屋里还是粉刷得比较干净。因为他们常常不在家,喜柱的二大妈经常过来给打扫收拾,院里还种了白菜,南墙放着谷子秸秆。
一进院子,就有几个在街上玩耍的小孩子跟进来看热闹,我一摸口袋,空空如也,啥也没有,真是后悔,怎么没有买几包糖果呢?要是早知道有孩子,无论如何也要买些小吃的,瞬间感觉很尴尬。
进了屋子,屋里陈设很简陋,除了床,家具只有一个大衣柜和一个吃饭的方桌,还有两个电器:电视与一个小小的冰柜,都是旧的。饭桌上摆着为我们蒸好的白薯(即红薯),黄壤的,特别甜特别软,还有一盘煎鸡蛋,一盘炒豆腐,一盘猪头肉,一个很大的馒头,切成了片,热过了。我们特别感动,这里虽然贫穷,却不失了待客之道,这份热情令我激动不已,我一下子吃了两大块白薯。喜柱父亲和二大妈一直劝我们多吃,说:“这么晚了还没吃午饭,一定饿坏了,多吃点。”当年我们的八路军在太行山里打游击的时候,老百姓对八路军也是这么热情的,把家里平时舍不得吃的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待客,这就是我们淳朴坚强的河北老百姓。
我们向喜柱父亲再次宣传了国家的助学政策,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免学费、免住宿费、免教科书费,还可得到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。喜柱父亲说:“国家的好政策,给我省了很多钱,喜柱这几年已经享受13000多元钱的国家资助了。”我们又告诉他,喜柱品学兼优,明年肯定能考上大学,以后上了大学,也可以继续享受三免一助,直到硕士研究生毕业,喜柱父亲非常感动。
我们从喜柱家出来,一分钟也不敢耽误,迅速往回赶,但依然没能在天黑前回到涿州。这一天马不停蹄,真的很辛苦,回来的路上,我们都睡着了。晚上7:03分,我们回到了校园,我不禁长叹一句:“啊,我亲爱的学校,我又回来了。”
这次家访,令我感受颇深的是:国家资助政策真的太好了,对于贫困家庭非常重要,帮助非常大,真要感谢祖国感谢党,生在当今这个时代,祖国为每个人提供了同样均等的机会,只要努力,就一定能上得起学。正如我们的宣传手册中所写的:“仗剑走天漄,拼的是才华。”只要你有才华,所有的学校校门都会向你敞开,祖国的每一所学校都欢迎你,所以各位同学们,好好学习吧,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!
(作者:汽修部教师刘兰放,修改:张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