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聚合力,团队共赢

发布日期:2015-12-24      点击次数:

——河北省首届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纪实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德育处  闫卫星
      12月26日上午,我们一行四人,代表学校来到石家庄,参加河北省首届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。连续五天四夜,经过艰苦努力,终于夺取团体一等奖,三名班主任老师分别获得一、二、三等奖。回想整个过程,还是感慨颇多。
      我是刚刚通过竞聘,成为德育处主任,还处于公示阶段。但是任务紧急,刘校长因为家里老人的病情不能远离,所以只好由我先一步担起重任了。工作还处在交接阶段,团队也正在组建,原来的工作事情非常多,所以对参赛的班主任老师来说,我能给予的关注和支持有限。接到任务后,我先和刘校长商量,要想取得成绩,必须引入外部资源,仅凭校内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。于是,刘校长与实验中学王校长联系,请帮忙给予指导。王校长非常支持,于是,我们四人在刘校长的带领下,来到实验中学,向魏少武、代立然两位经验丰富的专家请教。经过耐心指导,我们认识到差距,也开始找到努力的方向,能够有针对性的做赛前准备了。
      接下来的几天,三位老师紧张准备,克服了课时多、班务杂、时间紧的诸多困难,26日上午,得以顺利登上奔赴石家庄的列车,开始了比赛之旅。为了能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,我们早早来到宾馆,收集参赛信息。作为领队,我深知自己的责任。我必须尽最大努力,为参赛选手提供便利条件,然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比赛,并且提供最多的支持,同时,还要尽可能多的收集参赛一手资料,为以后班主任大赛做好准备。所以,我迅速的办好入住手续,与组委会取得联系,把赛程、内容、场地等信息及时通过微信群发布个每一个选手,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。由于本次比赛组织仓促,组织工作比较混乱,我穿梭于组委会和赛场之间,查序号,推测参赛分场,及时通知选手到指定地点参赛。
      因为大赛分为两个会场,我们所在的会场是来自保定、邯郸、沧州、唐山四市的67所学校、71支代表队,所以赛场又分为两个,同时进行。因为没有明确的赛事说明,所以比赛顺序和内容基本靠猜测。26日晚上,我们根据大致的赛程,开始研究班会设计、教育故事演讲和情景答辩。研究的重点放在班会设计上,兼顾其他两项。大家讨论的很热烈,毫无保留的发表自己的看法。我基本是倾听,在有争论时才发表一下看法,所以大家交流很充分,彼此都感觉到开阔了思路,增长了见识。就这样,带着紧张和兴奋进入了梦乡。
      27日比赛,第一个环节笔试,答题包括法律法规和班会设计。由于通知要求和实际试题有出入,造成大部分人都没发挥出来,准备的基本没有用上。但是我们都迅速调整好情绪,迎接接下来的比赛。因为排序靠后,下午基本是观摩,为我们赢得了晚上宝贵的研讨时间。我提前来到会场,拿着摄像机,占据了评委旁边的最佳位置,把选手从出场、上台、演讲到退场的所有环节录下来,而且,更重要的是评委的表现,每当选手讲到某个关键词,评委在纸上做标记时,我都录下来,作为晚上研究揣摩的资料。就这样,到了晚上,当其他队伍的选手聊天放松时,我们对着录像机开始了紧张的研究和热烈的讨论。根据已出现的题目,结合文件精神,我们分别提出自己预测的赛题,并说明理由。随着讨论的深入,问题逐渐聚焦汇总,得出了四个题目,并进行了相关的准备。为了能够做到规范、从容,给评委留下最佳印象,我利用平时所学关于主持培训的知识和亲身体验,从上台的眼神、站姿、话筒的持法、与评委的目光交流、服装搭配等细节一一示范纠正,让选手们认识到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比赛的结果。大家认真听取、反复练习,加以揣摩运用,为第二天的参赛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      28日上午,教育故事演讲,我们预测的问题全部命中,三位老师发挥都很出色,极大地增加了信心。选手超前后,就被隔离,彼此不知道顺序,又不能联系,我很着急。于是,我就把录像机固定在会场一个位置,时不时出来,争取见到我们的选手一面,获得他们的参赛信息。还好,冒着被警告的危险,我得到了王艳生老师的信息,确定了第一场次的录像地点。就这样,在比赛中,为了给大家都留下宝贵的个人音像资料,我们分工合作,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,保证了每个人的视频资料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,为晚上的研究和自我纠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晚上,又是一个不眠之夜。我们讨论问题,预测题目范围,并根据下午选手的表现和评委的反应,归纳出三段论的问题答法。战术明确了,题目也逐渐清晰了,就开始针对题目作进一步的分析,总结出具体答题步骤和规范化的内容。时间指向了12点,由于中午我没有休息,为老师们占座,让他们多休息会,我的头脑已经不清醒了,但是杨轶宏、兰玉萍两位老师越来越兴奋,我只能陪着讨论,但是已经没有状态了,只好退出,准备明天早起,去会场占位置。
29日上午,情景答辩是最艰难的。我们抽到的序号都比较靠前,准备的时间很少。利用仅有的间隙,我把第一名选手抽到的题目在微信群里分享,并根据选手做的情况和自己的分析列出答案,供选手们参考。时间过得很快,在我的协调下,三位选手都能提前获知题目,并进行了相应的准备,比赛中再次出色发挥,并取得了好成绩。比赛完毕,下午是安排讲座,三位老师想休息一下,我理解大家,同意了。但是,我要获得更多的资料,回去进一步展开工作。于是,我又提早来到会场。会场还没有人,我就让出贵宾席,坐在第三排,准备录像。没想到,会务组临时安排了优秀选手展示和评委点评,之后才是讲座。得知这一情况,我迅速通知三位老师,来会场观摩。录像机没带电源线,我又在录像的间隙,找到兰玉萍,接替录像,赶回宾馆取电源线,通知王艳生来参会,同时接待了一位朋友,由他安排好了庆功晚宴。会议的全程在我的努力下全都收入录像机,留下了整个大会最完整的视频资料。当夜幕降临,大家急不可待地离开会场时,我们抢占了合影机会,为比赛画上了完美的句号。
      30日上午,我们等待颁奖。组委会通过小道消息通知,到房间去领,不再进行颁奖。我们暗自庆幸,幸亏昨天合影了,不然连个会场的标志都没有,就太遗憾了。急忙来到会务组,查看成绩。比赛刚完的时候,我就和王艳生预测说,最好的成绩是一个一等,两个二等,最差是两个二等、一个三等,对此,我非常有信心。结果出来了,我们是一、二、三等奖各一个,还出乎意料的得到了团体一等奖!要知道,那是在全省156支队伍、468人参加的激烈角逐!带着激动和兴奋,我们迅速把喜讯传给学校的亲人们,大家的祝贺和鼓励穿过石家庄浓重的雾霾,直达我们的心里!于是,我们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,更控制不住回家的急迫,来到火车站,改签了最近一列高铁,赶回涿州,赶回学校,与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!
      比赛过去了,我也思考了很多。作为领队,我为这次比赛付出了很多,也得到了更多。几夜的研讨,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彼此,更加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。在此期间,我们还相约组建了德育工作室,对下一步德育工作的展开畅想规划,楚翔了号角。这次比赛,不是终点,而是一个新的起点。我们会沿着共识的方向,制定计划、展开部署,为我校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,为我校的跨越发展助力加油!